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正文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

飞飞秘书网 发表于:2022-07-05 16:10:04 来源:网友投稿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把学有所长奉献给脱贫一线。我要带领着父老乡亲们,实现真正脱贫。下面是分享的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资料,欢迎参阅。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

  材料一

  大家好,我叫秦x,是共青团xx省委xx市xx县迟营乡孙庄村的第一书记。我报告的题目是:贫困群众叫我“闺女书记”。

  很多人问我:“你一个85后海归,还是个未成家的女孩子,从20多岁驻村驻到30大几,青春都耗到村里了,后悔吗?”说实话,我真不后悔,而且还很自豪!因为这里已经变成了我的家,近五年过去了,我已经在这个省级贫困村连任了三届第一书记了。不仅收获了一个新称呼,叫 “闺女书记”,而且还收获了很多很多的亲人。

  为啥叫俺“闺女书记”呢?这还要从村里的贫困户王红大娘说起,王大娘75岁了,患有直肠癌,常年悬挂便袋,身上的异味很重,街坊邻居们都躲着她。我第一次走访时,看到屋里空空荡荡,老人坐在炕上,孤零零的,岁数和我奶奶差不多,我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了她。老人先是一愣,然后竟然趴在我的肩头哭了起来。她说:“闺女啊,你不嫌俺臭吗?”说实话,那味儿啊,真挺大的。我边给老人擦眼泪,边说:“大娘,您都叫俺闺女了,以后有啥困难,您就跟俺这个闺女说。”老人拉着我的手,抖抖嗦嗦的说:“中啊!中啊!往后啊,俺就叫你闺女书记了。”一传十,十传百,我这个“闺女书记”的名字,在孙庄村算是叫开了。

  村里像王大娘这样因病致贫的不止一家。我在一次走访时,大老远就看到一个孩子,被一条粗粗的大铁链子拴在门口的大树上。他叫孙俊豪,是个先天性脑瘫儿,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小俊豪跑丢过几次,爷爷奶奶下地干活时,没法照顾她,只好把他拴在门口的大树上。

  还有一个小伙子叫李二磊。他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和双侧股骨头坏死,卧床八年,骨瘦如柴,23岁了,看上去只有十来岁,吃饭、上厕所,就连简单的翻个身,都需要母亲的协助。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能卖的东西都卖了,能借的钱都借了,他的嫂子受不了这个累赘,和他大哥离了婚。最后,他父母绝望了,砍了门口一棵树,哭着给他打了一口棺材,等着他咽气。

  小俊豪和李二磊绝望的目光深深刺痛了我,我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想法子帮助他们!我带上病历连夜到郑州,大医院一家挨着一家地跑,专家一个挨着一个的找,总算有专家说可以治疗,但手术费要几十万,这钱打哪来啊?我不死心,跑卫生部门,跑民政部门,跑医药企业,跑慈善基金.....终于,北京的一家基金会答应承担全部的自负医疗费用。第二天,我就踏了北上的火车。

  在回程的车上,我在想:xx像李二磊这样的贫困户一定还有很多,他们知道这个治疗渠道吗?能不能把精准医疗扶贫项目引进xx呢?我开始四处奔走,没日没夜的加班、赶路。在奔波了一个多月、跑了四千多公里之后,终于顺利推动“中国梦·脊梁工程”精准医疗扶贫项目落户xx,带来了最高可达一亿元人民币的医疗救助基金。2017年6月6日,项目举行了启动仪式,地点就在我们孙庄村,全省凡是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可以减免5万元手术费。

  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数百名贫困患者得到救治。李二磊是第一个,23万元手术费全部减免,经过8个多小时的手术,瘫痪八年的李二磊啊,终于站起来了!

  李二磊身体的脊梁挺直了,精神上的“脊梁”又该如何挺直呢?我为他联系了电商培训,鼓励他创业,帮他买了电脑,开了网店。现在啊,李二磊已经成了我们当地很有名的电商老板,带动周边年青人开设400多家淘宝店铺,年收入超过一百万元,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房,哥哥又成立了新的家庭,父母每天都乐的合不拢嘴。现在他担任了我们村的团支部副书记,还被评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颁奖那天,李二磊走下领奖台第一个给我打了电话,我听到他叫了一声“姑姑”,然后就再也说不成话了…

  而小俊豪也得到了救治,病情有了好转。有一天,我正像往常一样给他洗脸、洗手,平时不说话、智商只有一岁的小俊豪,突然喊了一声“妈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住了,当明白之后,我眼泪夺眶而出。“妈妈”这个称呼,对我来说很陌生,孤身奋战的我长期驻扎农村,与我同龄的女孩子,大多数早就做妈妈了呀。小俊豪这一声妈妈,让我心里又苦涩、又温暖、又满足……我呀,值了!

  我还在村里正式认了一个干女儿。梁梦雨今年13岁了,从小就是个孤儿,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姑娘非常懂事,晚上经常一个人去抓知了,一个知了可以卖1毛5,每天挣的两块多元交给奶奶补贴家用。随着帮扶措施落地、生活改善,房子翻新,梦雨现在也不用靠卖知了赚生活费了,也可以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好好享受童年的快乐。更让人欣慰的是,梁梦雨今年成功当选为全国第八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代表,现场聆听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寄语。看到梦雨的变化和成长,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扶贫”,扶的不仅是贫,扶的更是心、是魂、是幸福相依,是希望长存。

  现在,村里的大娘们都叫我“亲闺女”,村里的孩子们有的叫姐姐的,有叫姑姑的,有叫姨妈的,还有叫“姑奶”的。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我的家,他们都不是我的亲戚,却都是我的亲人。

  要想真正脱贫,必须发展产业。有人说,一个女孩子,这么柔弱,脱贫攻坚任务这么重,责任那么大,你扛得住吗?听到这话,我就不服!xx县是xx特色小吃胡辣汤的发源地,我就想利用这个特点,创一个产业,立一个品牌。

  可是,这个想法一提出,就被泼了一脑袋冷水:xx那么多胡辣汤品牌,能打响吗?一套设备就要100多万元,钱从哪来?即使做成了,销路又在哪儿?阻力可真不小啊!我召集村干部和党员一次一次开会,反反复复商量,为了让老少爷们放心,我拍着胸脯给老少爷们保证:“赚钱了,是村里的;赔钱了,算我的!”

  注册商标、设计包装、对接厂家、拓展销路……那段时间,真是忙得像个陀螺。邵蛮楼村是孙庄村的一个自然村,我们的胡辣汤就以邵蛮楼为商标注册,邀请了奥运冠军邓亚萍免费代言。2017年10月8日,第一批邵蛮楼胡辣汤生产出来了。为了打响品牌、打开销路、发展电商加盟,我调动了所有资源,发动了所有的朋友。

  记得前年年底,有一个3000份的订单必须连夜送到郑州,可巧夜里突降的一场暴雪封了高速,因路面结冰,道路太滑,我的车突然失控了,重重的撞上了一辆大巴车,玻璃破碎、车头变形,我和一个驻村队员当场晕了过去……等我们醒来时胡辣汤包装上全是血……

  我们就这样咬着牙、拼着命去跑销路。现在邵蛮楼胡辣汤远近闻名,已经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疫情期间,邵蛮楼胡辣汤第一时间批量捐赠到武汉,一线医护人员在喝到家乡的胡辣汤的时候,激动的把小视频发在了抖音上,一个小时点赞超过了 10万次,网友们纷纷求购,邵蛮楼胡辣汤成了传说中的网红产品。

  自驻村以来,我已经连续三个春节没有回家了,今年新冠肺炎突如其来,除夕接到任务以后,我和村里的党员干部24小时守护在卡点,守护着孙庄村的村民,乡亲们看到我大雪的夜里还在防疫卡点执勤时,纷纷在村群里留言, “有我们的闺女书记在,我们就放心了!”面对大家的信任,觉得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

  回望驻村工作这几年,我与孙庄村的父老乡亲一起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见证了中国农村一次惊天动地的变化。孙庄村引进资金3280多万元,发展了种植、养殖、加工等7个产业,被评为xx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先后有省内外六十多个观摩团来参观学习

  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使命、担当是什么?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找到了答案:把青春之歌融入时代旋律,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把学有所长奉献给脱贫一线。我要带领着父老乡亲们,实现真正脱贫,过上富裕生活。我们村的支部书记常对我说:“秦倩啊,咱孙庄村的2150口人,可都是你的娘家人啊!”是啊!做这样一名幸福的 “闺女书记”,我的青春,扎根农村,无怨无悔!

  材料二

  大家好,我叫付xx,来自革命圣地延安。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用重残双手为脱贫掌灯擎旗》。

  我18岁那年,一场意外的大火夺去了家里3位亲人的生命,我自己全身烧伤面积达80%,双手重残,面容遭毁。幸亏左邻右舍、四面八方为我家捐献了6万元,帮助我和哥哥治疗。经过大大小小三十多次手术,还有漫长的恢复期,我总算活下来了。看到自己手烧没了,镜子里面目全非的样子,我整日以泪洗面,极度绝望中我想到了死,一了百了。父亲很警觉我的反常举动,一次我找到一瓶农药准备喝下去,父亲立即跑过来,一把打翻药瓶,紧紧抱住我嘶喊着:“女子,咱家已经没了3个人,你这一口喝下去,让我和你妈咋活呀!”母亲也跑了过来,我们三人抱在一起大哭。那一刻,我的心在滴血。哭着哭着,我慢慢平静下来。是啊,我死了自己解脱了,可父母怎能接受再一次失去亲人的痛?我要坚强地活下来。

  说是要坚强,做起来真是千难万击。我开始接受没有手的日子,从基本的生活自理开始。母亲心疼我,让我穿套头衣服,可我是女孩子,也爱美,光穿没扣子衣服怎么行?为了扣上一颗纽扣,一双已经看不出样子的“手”经常磨出血泡,天一冷就会裂开,疼痛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我咬牙忍了下来。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经过一年多的磨难,我慢慢适应了没有手的生活。后来,我遇到了我的丈夫,他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渐渐融化了我冰冷的心。1992年儿子出生了,我的生活也一下子被点亮了。我暗自下决心,不管以后有多难,我都要坚强地把日子过好。

  1993年春天,看到别人放羊打工,想着这个活儿我也可以干。我就试着用前臂夹䦆头掏土块丢向羊群,这样也能将羊群赶到一起,这让我增强了信心,连续几天跟着同村放羊人起早贪黑放羊,成了名副其实的“羊倌”。年底,我说服丈夫拿出家里仅有的3000多元买了20多只羊,自己养羊,一年下来净赚了10个羊羔。养羊不光有了收益,更在心里萌发了做一番事业的信念。后来,随着孩子进城上学,我又先后开了手机店、做了苹果采购代办员、贩卖玉米。随着日子越过越好,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强烈了。

  20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无臂少年张璐,看到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家条件不好,正辍学在家,我拿出仅有的2万多块钱资助他上学。为了照顾他,我还让儿子去陪他在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儿子不理解,哭着说我是你亲生的,还是张璐才是你亲生的?我告诉儿子,妈妈遭遇大难的时候得到好多人的帮助,等你长大了有能力了,也要帮助更多的人。张璐毕业后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娶妻生子,自食其力。

  命运似乎总在捉弄我,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2009年,因火灾后遗症,我频繁吐血,被诊断为胃癌,原本已有起色的家庭再次遭受磨难。经过一年多治疗,我的身体逐渐好转,但家里的钱也都给我看病了,这次又欠了亲戚朋友不少钱,真是发愁啊!2015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我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家里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但我不甘心做一个只能靠社会接济的贫困户。

  2015年8月,县里开办电商扶贫培训,我马上报了名,成了班里年龄最大、学历最低、电脑知识零基础、用电脑还没有手的学员。而到培训结束时,我不仅能熟练操作电脑,还注册了自己的淘宝店。没想到淘宝店开业的当天,就接到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两单生意:五斤小米,五斤青皮核桃。这两单生意虽没挣多少钱,但让我看到了通过电商摆脱贫困的机会和希望。随后,在县、乡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创办了“云果飘香”特产专卖店,专卖店也成为全镇贫困户电商培训孵化基地。随后我又成立了宜川县蒙恩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商标“蒙恩农场”,短短3个月公司销售额就达到50万元。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发展,我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残疾人企业培训班等多个电商培训。为了节约开支,我不敢坐飞机,经常坐火车硬座出行,但开心的是我学到了很多电商知识,认识了很多电商达人。2016年,我的首家电商形象推广店在宜川县壶口瀑布景区落户,2018年与京东、天猫、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合作,在这些平台积极推广延安农特产品。产品销售额逐年攀升:2015年50万元,2016年209万元,2017年360万元,2018年600万元,2022年更是突破3500万元。

  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深知,现在拥有的一切,得益于党的关怀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感恩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精神动力,我把自己的公司取名为“蒙恩”,时刻提醒自己蒙受了党的恩典,要用感恩的心回馈社会。我觉得,最好的感恩,除了用挣来的钱扶贫救残,更要以自己的人生故事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自强自立。我虽然失去双手,但是,我能掌起一盏灯为摸索中的脱贫攻坚照亮一段路程,更能举起一面冲锋的旗帜带领更多人奔向美好未来,我还希望这些摆脱贫困的人们也成为掌灯人、擎旗手。2016年“五一”劳动节,我为宜川300名环卫工人送去了3万多元的慰问品。从2016年到2022年我公司出资为宜川残疾人、贫困户举办了5期电商培训班。为说服他们接受培训,我一家一家上门去劝,挨个去讲电商培训的好处。几年下来,累计培训残疾人472名,贫困家庭150户,手把手指导60多人注册开办网店。50多岁的残疾人刘爱珍,通过培训,开办起了微店和淘宝店,年收入5万多元。

  2018年,由于经常用残缺手掌干活,老是溃烂,我再一次患细胞癌,不得已又切掉了幸存的半个手掌。大家到医院看我,残疾朋友发来短信,让我坚强,说我是他们的主心骨,我心里暖暖的。我想,我不再为财富而活,要活出我的社会价值,为大家做事,我决定用余生做好扶贫助残的公益事业。今年,我成立了陕西蒙恩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杨凌蒙恩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我和杨凌农科及陕西省青年电商联合会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扶贫助残工作,现已组织在陕西省的56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新媒体运营等系列培训。我们深入到县、镇及村,走进残疾人及贫困户群体,培训他们学习使用抖音、淘宝直播、一直播等平台,来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让他们在田间地头通过一个十几秒的短视频,就能销售农产品。

  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我们搭建的蒙恩优选公益平台,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残疾人、贫困户搭建技术和销售桥梁,为他们服务,振兴我们的乡村、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带动大家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材料三

  大家好!我叫杨xx,是xx市奉节县委书记,我报告的题目是:遍访千家万户,共赴小康之路。

  十元人民币上的风景瞿塘峡就在我们那儿,可是我们那却很贫困。我到平安乡林口村蹲点调研,看到“256人留守在村,57个单身汉,42个重病慢病”的艰难,听见“党的政策好,就是干部在乱搞”的埋怨,目睹一个单身老汉家里只有两只碗,一间房,又睡觉又煮饭;看到一个残疾妇女,拖着潲水桶,走一步哼一声、挪一步歇一下。那些场面,实在揪心!作为县委书记,我深感愧疚和不安,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嘱托“任务不轻”四个字的分量。在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播放调研视频后,1700名干部大多红了眼圈,扪心自问:我们的党组织在哪里?各级干部在哪里?大家的责任又在哪里?

  这些年,我们欠群众最多的是什么?是见面!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信任!于是,我们推行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深入千家万户,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做群众贴心人。2022年4月,总书记在xx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点赞我们汇报的《以“四访”助力脱贫攻坚》,让我们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第一,干部走访,访出干群好样子。农业税费改革后,群众有田有钱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打工不理你,大家卡上领钱、网上办事、电话联系,干群见面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关系越来越远。干群不见面,心中生怨念。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我们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定期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伸手开管子、进门开柜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迅速形成“干部共赴一线、机关只留一人”的浓厚氛围。

  脱贫攻坚,不能干部干,群众看,做了事情还遭怨。我们坚信,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为了让群众认同,全县干部回村回访,讲政策讲变化,解怨气解难题,和群众一起算政策支持账、收入对比账、生活变化账,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用干部行动,让群众主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发扬“流血流泪不留憾,任劳任怨不认输”的奋斗精神,用干部的无处不在换来群众奋进自在。双店村74岁的“犟老头”杨正堂,以前总和村里“唱反调”,干部不厌其烦上门做工作。前段时间国家普查,问他满不满意,他说:“我就不回答了,用一首歌表达下心情。”于是,他唱了一首《社会主义好》。这几年,奉节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和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信访问题创下十年最低,群众满意度终结十年垫底,逐年攀升,跃居全市前列。

  第二,教师家访,访出寒门好孩子。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上的贫穷更无奈,教育上的落后比发展上的落后更让人揪心。一度时期,全县因学致贫占比高达35%。山区农村,最怕的是一代穷、二代困、三代四代接着混。我在山里长大,曾做过教师,深知贫困学生的艰辛!我们创新教师家访,开展送育上门、送爱上门、送教上门,讲学生表现、讲资助政策、讲家庭教育,决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失学。

  在教师家访的路上,涌现出了一个将生命奉献给教育的乡村校长,他叫张涌涛。2022年,他已是肝硬化晚期。生命最后十多天,他还惦记着学生、放不下扶贫,拖着病体溜出医院,驱车5个小时返回学校,忍痛上完最后一课,依依不舍地离开校园,又辗转到帮扶对象苟文权家,嘱咐他千万别让孙女辍学,最后一站看望了结对智障儿童冉月。当小冉月把写着自己名字的纸片当作礼物送给他时,张涌涛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回到医院,张涌涛在手机上艰难地向组织发出一条“辞职”短信:对不起,扶贫工作没有做到有始有终,身体不允许了……

  几天后,他带着遗憾永远告别了最牵挂的学生和贫困群众……至今,一提到张涌涛,苟文权夫妇还止不住地抽泣;至今,小冉月还不知道她喜爱的张校长已经再也不能来家访了。

  乡村教师,角色可以小,但情怀比天高。这几年,全县教师把孩子的未来视为自己的使命,奋斗在一线,奔波在前线,转战于火线,我县教育满意度从全市倒数第一,变成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第三,医生巡访,访出病患好身子。“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曾是贫困山区群众面对疾病的无助无奈。为了从根子上阻断因病致贫,我们统筹全县资源实施医生巡访,村医送诊、乡医问诊、集中义诊、专家会诊,大家风里来、雨里去,让贫困群众小病少跑路、大病少花钱。巡访发现,新民镇贫困户余国蓉因患结核性脑膜炎,一病不起,钱花光了,人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压垮了整个家。这种情况绝非个案!一些家庭往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贫上加贫。我们创新集中供养模式,统筹政策、统一服务,让贫困家庭失能有尊严、有能可挣钱,数以千计的贫困群众因此脱离苦海。

  住进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的余国蓉,吃住有人细心照料,起居有专业护理,生活有病友陪伴,家人“松了绑”,腾出手来打理果园,账还清了,家里也脱贫了。绝境重生靠政府,脱贫不忘报党恩。余国蓉说:是党和政府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个病人啥也没有,将来去世后,要把器官全部捐出来,回报社会!

  这几年,贫困患者与医生的关系,发生了从生人,到熟人,变亲人,成恩人的巨大转变。

  第四,农技随访,访出群众好日子。奉节曾是全国产煤百强县。30年来,山挖塌了、水挖断了、树挖死了、人挖残了,很多人只能守着一亩薄田,七分种、三分收,看天吃饭度春秋。

  脱贫攻坚,当期靠政策,长远靠产业。2016年,我们痛下决心关“煤矿”、开“绿矿”,走上美丽经济转型路。实行专家团包片、技术队包村、经纪人包销,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点对点销,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放手。这几年,低山带脐橙提质增效,中山带油橄榄增量提质,高山带中药材融合增值,彻底改变了“土豆红薯当主粮”的产业结构,农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领跑全市。

  瞿塘峡边有个仙女村,种脐橙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但因技术品种不过关,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农技人员爬山涉水、走村串户搞培训、做帮扶,仅仅两年,村民户均收入就提高了七、八万元!产业效益好了,吴汉成、邓金平等30户贫困户主动写下《自愿脱贫申请书》,摁上红手印,摘下穷帽子,挺起腰杆子,走上小康路。江对岸的三沱村在农技专家帮助下,脐橙品质也提高了,全村80%的人做起了“微商”,脐橙由“烂果子”变成了“柑儿子”,群众用“金扁担”挑起了“好日子”。脱贫不忘本,战疫见真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民带头向武汉、孝感等抗疫一线捐赠脐橙280吨,他们说:国家有难,我们也要站出来尽份心、出点力。

  群众拥护,江山永固。俗话说,为民着想者,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我常用呼天抢地、顺天应地、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感天动地、欢天喜地概括奉节的脱贫路。这几年,全县13万多人稳定脱贫,1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国家抽检,全县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8.7%!国家普查,100%的群众认为生活明显改善!

  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带领1xx万人摆脱贫困,共赴小康,是人生之大幸!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拔掉穷根子、探索新路子、做出好样子,在“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逐梦乡村振兴与美丽经济的诗和远方!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