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飞飞秘书网 发表于:2022-05-04 15:06:1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社会学概论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

社会历史背景

(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

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第三章社会

1.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

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4.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概念及功能

5.社会运行的概念

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6.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特征

3.文化堕距的概念

4.文化的功能

5.在改革与对外开放中怎样正确地对待非评比性文化

6.文化的结构

7.解释"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并进行简单的评述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2.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①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2)从社会角度分析

①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

②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③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3.社会化的个人生物基础条件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4.社会化的外界社会环境条件

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6.早期社会化困境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7.如何正确地看待代差问题

第六章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概念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了解社会角色的分类,说明具体的社会角色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归属的类型。

4.角色冲突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解决对策。

5.角色中断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第七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概念及涵义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分析互动情境中的二人关系与三人关系

3.社会互动的维度有哪些

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强度

4.社会互动的类型有哪些

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合作

5.集合行为的概念

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6.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7.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8.流行的概念、特点及评价。

第八章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3.社会群体的不同类型,并能说明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社会群体的归属性

4.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

5.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6.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

7.初级群体的功能

8.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九章家庭、婚姻与性

1.婚姻的概念

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个人之间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来组建共同生活。

2.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第十章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涵义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

①社会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②社会组织的非合理性特征。

③社会组织的非道德性。

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4.组织目标的涵义及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5.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产生的原因、给个人带来的好处及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6.家长制的管理方式的特征及适用性

7.科层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8.组织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概念

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2.如何理解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3.解释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4.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

5.社会流动的概念

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6.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7.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

8.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9.怎样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

10.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

第十三章社区

1.社区的涵义及含义

社区(community)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

3.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4.谈谈如何能促进社区人的因素的合理发展?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概念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2.社会变迁的类型

3.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环境、人口、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

4.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5.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6.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8."迟发展效应"的概念及表现

第十五章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概念

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3.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4.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

5.解释社会解体理论

第十六章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概念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2.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1)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普遍性与阶级性、统一性与强制性。

(2)社会控制的类型: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3.文化控制的手段有哪些

4.社会控制的功能

5.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6.社会越轨的涵义及其类型

(1)社会越轨的涵义:社会越轨(social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第二篇:自考社会学概论笔记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

1、孔德 首先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认为人类理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因此认为社会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斯宾塞 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方面研究社会学。

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社会结构的原理)和生理学原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理)。

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依据,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2、马克思马克思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注重社会调查,把实际材料作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 。

涂尔干 社会学年鉴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创立了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功能分析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分析则揭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韦伯理解社会学(认为社会学以理解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类型分为:目的合理的行动;
价值合理的活动;
情感或情绪的行动;
传统的行动。)理想类型科层制 (权利、纪律、权威三者,权威为关键性概念 并将其分为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性权威和法理型权威)。

3、社会学的发展 起源于欧洲 在美国形成独立的学科。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 :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1927)表现在:社会学课程逐步扩充;
建立社会学系;
建立社会学组织;
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
一批社会学译著出版发行)、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以后)。

第二章 社会学

1、要勾画出社会学的内容,三条途径:历史的途径、经验主义的途径、分析的途径。

2、社会学的特征为: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应用性。

3、社会学的功能:研究功能包括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教育功能包括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社会管理功能包括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社会批评功能。

4、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指的是 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象横、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5、社会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筹划阶段包括五项工作选题、建立研究假设、制定调查工具、组织人力、筹集研究经费;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分析资料分为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前者偏重定量分析,后者则偏重定性分析)。

6、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包括自填式和访问式两种类型)、实地研究、社会实验室研究(类型有实地试验、实验室试验、标准试验、准试验和双盲试验)、非介入性研究实验。

7、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问卷调查和试验方法属于定量分析)

8、两者的关系:①着重点不同。定性重“质”,定量重“量”②依据不同。定性依据为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定量依据为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③手段不同。定性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定量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④科学基础不同。定性一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定量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⑤在研究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第三章 社会

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和无限丰富的。

2、基本特征:社会以人为主体;
社会艺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社会一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来源于自然有不同于自然。

3、社会唯名论代表人物韦伯、社会唯实论代表人物涂尔干

4、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所在)。

5、社会是一种关系网 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全部的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型的四个体系:角色人格体系(角色包含者人格,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因素,价值标准决定着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能力为角色的目的服务,气质是角色行为的心理动力影响角色行为式样的心理要素。)、价值规范体系(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权力制度体系(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权力是人格化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行为交换体系。

6、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体系。可分为:初级和次级社会关系;
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7、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速健全社主主义法治,用法律形式来保护已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8、社会结构使之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社会结构: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
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
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社会结构是具体地、历史地存在和发展的。

9、社会的基本要素:人口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力资源是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自然资源使之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特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毛吞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第四章文化

1、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2、文化的构成要素:物质形态要素、精神形态要素、语言符号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3、文化的结构及功能:结构包括文化特性、文化集丛、文化规模。文化的功能包括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合 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规范整合 是将社会规范内火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结构整合)、社会导向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

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进社会进步)、反功能。

4、习俗是指历代相研究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模式。习俗植根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6、法律的特征为公正性和强制性。功能为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

7、宗教的功能: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8、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洽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接触与显示阶段、选择阶段、采纳融合阶段。文化采借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纳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9、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第五章 社会化

1、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核对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人的社会化作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2、社会化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3、社会化的基本功能:生活技能社会化是指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活状态和改变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价值观社会化是指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住到价值观念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取的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状态的过程;
行为社会化是指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角色社会化是指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社会化是阶级性和终生性的统一。

4、社会化的类型:基本社会化是指“生物人”通过社会文教育,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使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分为两类主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前者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播和教化过程,后者指年轻一代用知识影响前辈的过程。

5、社会化的条件: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对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是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环境因素(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大众传媒。)。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的根本途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

6、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现实结果,就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六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构成社会互动的主要因素: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主体;
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拟剧论和常人方法论。

第三篇:自考社会学概论笔记[1]

自考《社会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sociology 一词最早在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他想建立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在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取意于战国时期社会思想家荀况的《王制》篇。该书阐述了三个层次的区别:一是生命有机体与非生命物质的区别;
二是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三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从而分析了人类之所以能结成一定的群体,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的原因。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重视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研究。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译为《群学肆言》。

涂尔干是最早提出建立道德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分支社会学的社会学家。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把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关系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它是和人、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它的形成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为不同的学科所研究。

之所以要有社会学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性研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社会关系是一综合体,不能孤立地为某一个学科研究某一个部分,必须进行综合性研究;
第二是因为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容易产生片面性,造成失误,整体研究可以避免片面。第三是因为社会学研究具有开放性,它可以兼怍各学科之成果来得出结论。

以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为指导的社会学家是不能解释社会关系的实质和社会关系不断更替的真正原因的。

社会学的性质: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研究范式是从生活出发,形成理论,再回到生活中去。

社会学的主要特征:一是整体性,即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角度考察、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
二是综合性;
三是广泛性;
四是应用性。(简记:整综广应)

关于社会学在社会学科中的地位有三种观点:一是中心论,即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其创始人是孔德、斯宾塞;
二是平列论,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于平等位置;
三是特殊论。

关于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
二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的一分支;
三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前者对后者起指导作用,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料。二者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不同。

l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是由它研究的对象决定的。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反应在社会过程的各个方面。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即方法论、基本方法和具体技术与工具。

历史唯物进度表义第一次把社会学提到了科学的水平。

社会学的基本方法论有三种: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
二是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三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由孔德首先提出,后来得到斯宾塞引进生物进化观,涂尔干的进一步完善。其基本点是:第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
第二,社会现象既然是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被感知、被概括的;
第三,社会学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或必须是什么;
第四,自然科学的方法适合于社会研究。(简记:纯客观可感知是什么自然法)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要点是;
第一,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绝对化;
二是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物化现象;
第三,在主张“价值中立”的同时,借助“价值关联”。

属于非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说流派有:社会相互作用论;
现象社会学;
民俗方法论。首先在理论上向实证主义方法论提出挑战的,是德国生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w.狄尔泰。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是争论颇多的问题。韦伯同时提出二者比单纯主张价值中立有所进步,但是价值中立包含的以科学排斥价值的倾向并不因此而消除。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由马恩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点是:第一,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为理解人及其历史活动的出发点;
第二,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三,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社会关系的原始关系;
第四,社会历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五,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简记:历史社会主体是人原始关系自然过程矛盾分析) l 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社会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客观研究与主观研究相结合;
二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四是结构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三:一是社会调查法;
二是社会实验方法;
三是社会统计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它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社会实验方法有简化和纯化社会复杂现象的作用。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根据社会调查的不同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根据社会调查的研究程度,可以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

社会实验方法是在已有社会理论或假设的引导下,按照实验设计的模型,有控制地设置某些条件和变量,直接观察、记录、分析这一研究对象前后变化的一套办法和程序。

社会统计方法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对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得来的数据资实进行定量分析的一套方法和技术。

社会统计的作用:一是简化资料,方便描述;
二是检验样本调查的结论。社会统计的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三个基本环节。社会统计分为叙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大类。

统计学之父凯特勒把统计方法从自然科学领域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为社会统计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包括:研究组织技术、社会测量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整理技术、资料分析技术。

社会学研究工具分为文书性工具和器具性工具两种。第三节 社会学的功能

社会学的功能包括四个:一是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和规范性功能;
二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
三是社会批评功能;
四是教育功能。(简记:描控批教)社会学的描述性功能是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预测性功能即揭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规范性功能是指确定预定目标及其达到的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四项功能依次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将会怎样、应该怎样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传统社会学研究注重描述性功能;
现代社会学把规范性研究看作是自身的最终目的。社会学的教育功能包括:一是帮助公民了解自己;
二是作好职业准备;
三是做好日常决策;
四是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

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学的社会批评功能是指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重要概念:

1、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2、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是指人的意识形态部分。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所谓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三个部分。3、优势需要重点掌握:

1、社会需要在社会中的地位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般掌握:1、社会需要的类型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提高之间的关系重要概念:1、社会交往

2、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3、“镜中之我”社会角色角色扮演角色冲突重点掌握:1、社会交往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3、符号相互作用论4、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5、角色扮演的过程一般掌握;
1、社会交往的类型

2、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3、角色冲突的表现4、集体行为的特点及成因5、时尚的形成与功能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重要概念:

1、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2、“心理上的断乳”个性重点掌握:1、社会化的内容

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的关系

3、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般掌握:

1、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2、社会化的过程个性的特点

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3、家庭邻里家庭结构重点掌握:

1、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和功能3、家庭的功能一般掌握:1、社会群体的类型2、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3、家庭的结构及类型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重要概念:

1、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体;
狭义是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社会学中的社会组织是指狭义而言的。

2、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目标家长制 x理论与y 理论重点掌握:

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4、指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观点

5、“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思想。认为工人是为挣钱来工厂做工。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把工人看成机器而遭到批判。“社会人”假设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认为工人不仅是为钱而来,而且具有多方面要求,并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给予基本关心,激发他们积极性,提高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有巨大影响。一般掌握:1、社会组织的特征2、组织过程的基本内容第七章 社区重要概念

3、试述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及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道路

4、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城乡分化,在远古时代只有农村而无城市,随生产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城市才逐渐从农村分化出来。第二阶段城乡对立。即城市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要压迫,造成农村与城市的尖锐对立。第三阶段城乡差距。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成为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均高于农村,出现城乡差别。第四阶段城乡融合。这是把农村与城市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全面规划的思路,使两者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
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城乡之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交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国家从“六五”开始就有计划帮助农村发展,同时采用鼓励城乡联合办厂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复杂性很大,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重要概念:

1、社会分化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认可了的区别。原因是社会分工,因素含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

2、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职业分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问了社会分层的基础。3、社会阶级重点掌握: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的关系: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
因而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工就越复杂;
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的也有分化。

3、社会分层的标准一般掌握:1、社会分化的因素

1、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社会学研究中观的社会制度。

重点掌握:1、社会制度的含义2、社会制度要素3、社会制度的功能一般掌握:1、社会制度的特征2、社会制度的类型第十章 社会控制重要概念:

1、社会控制社会舆论群体意识越轨行为重点掌握:1、社会控制的功能

2、习俗与道德的作用、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异用3、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一般掌握:1、社会控制的类型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重要概念:

1、社会问题是指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问题。2、就业贫穷重点掌握:

1、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2、我国人口问题表现、实质、危害及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3、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4、失业的功能一般掌握:

1、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3、我国反贫穷实践,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社会工作社会发展乡村建设运动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
二、维护社会稳定;
三、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四、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反功能: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另外又促使人们产生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能的发挥。2、社会工作的功能

3、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的异同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的方向一般掌握:

1、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内容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重要概念:

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动。即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变动过程。其基本形式有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两种形式。2、社会结构

3、社会流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多指广义而言。4、社会革命重点掌握:

1、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2、“五德终始说”

3、社会进化论导源于生物进化论。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的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由积极到高级的直线式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进化论。新进化论把研究重点放到不同社会发展变化的模式上,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借助文化的传播作跨越阶段的发展。但由于其援引自然进化论以解释社会现象,以至被帝国主义用来作为侵略弱小民族的理论依据,而遭到批判。4、社会流动及类型一般掌握

1、社会变迁的原因

1、社会现代化“后工业社会”论

2、罗马俱乐部是研究现代化问题的重要机构,成立于一九六八年,由意大利企业家和英国科学家共同组成,其观点是把全球看成一个整体,各种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倡导从全球入手解决人类的重大问题,对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3、社会趋同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一九六一年提出的。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逐步背离计划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背离自由放任的私人经济模式,两种制度相互吸引有利因素,并变得越来越相似。重要掌握:

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2、评述社会趋同论:这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他认为尽管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都体现着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的同样特征,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理论只看到社会的趋同,却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3、评述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的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伸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正确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但它将其原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想也是很难做到。一般掌握

1、社会现代化的特征2、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第四篇:《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其主旨,并非探讨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什么,而是追寻一种路径,指明每个社会学家,乃至每个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什么应当选择掌握社会学的想象力;
假社会学的想象力,他们的使命又是什么。米尔斯批判了一个当今知识分子阶级的社会定位,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

为此,米尔斯在书中摆出了战斗的姿态,在全书的第二至第六章中,他严厉地批判了社会科学中的几种流行趋势。而在第七至第十章中,米尔斯从否定性批判走向了对知识分子本位的寻找,我不得不说,这一次他站到了社会现实的对立面上,他渴望召唤社会知识分子来教化科层制顶峰的领袖和弱智化了的普通大众——一个使徒般的理想。

社会学的想像力是米尔斯战斗的武器,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同时,社会学的想像力帮助社会学家回归经典的社会分析: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主旨与紧迫的公共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

而社会学的领域中,显然有一些与传统目标背道而驰的趋势,这种倒退不仅使社会学研究变得无益,在米尔斯眼中,知识分子也将因此被这个无知的世界所消化。

第一种趋势是宏大理论流派,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从而刺穿了宏大理论的面具,宏大理论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王国。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就完全不能解决关于冲突的问题,因而被米尔斯尖刻地称为“百分之五十只是晦涩的用词;
百分之四十是众所周知的教科书社会学”,另外百分之十,鉴于它的含糊不清,很可能被借作意识形态上的工具。

而方法论的登峰造极,则造就了另一不良的趋势,即对“抽象经验主义”的盲目崇拜。他指出,通过对各类研究的简单的加总,绝不可能达成对社会的完整认识,而只是一种奇怪的砌砖成墙的努力。他鄙夷抽象经验主义对系统的研究历史和比较方法的拒绝,也怀疑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和数据的人为修饰。虽然也有人辩解称这种方法论的抑制将助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专业化的进程,但米尔斯似乎对称为“科学家”不屑一顾,他认为这使他的群体降格为助产婆式的专家。

抽象经验主义对时间、机构和金钱的特殊需求也极有可能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堕落为一种行政职能,发展出一整套恐怖的科层制体系,并为整个社会的科层化服务。社会科学的学者事实上被称作“学术行政官”,他们组成互相攻讦的派系,排斥独立学者,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培养出自身的“合理性功能”并试图创造更广泛的“功能合理性”,他们是十足的权威的工具。而有这样一群社会科学的学者正在变成为某一特定群体服务的实用性角色。学者对“改变世界”的渴望,或是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缺失,使他们积极投靠社会上层,追逐实用性而非其它。他们研究他们的新主顾们的问题,试图通过“学术”的方式为急需证明其权力正当性的决策层生产“权威”。米尔斯用悲哀但愤怒的语调评价说:“若是说有人正在出卖自己,那就有些天真了,而且也不甚妥当;
因为,这种苛刻的词汇只有在确实有东西出卖时,才是妥当的。”

现今时代的社会科学,不再关注人类的多样性,放弃了比较研究,过分强调专业化从而不愿整合社会科学的各个部分作系统化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抛弃历史,切割历史,狭隘地看待历

史,对历史进行“仪式化的运用”。同时,他们忽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从而错失了对个人生活历程进行研究纪录的机会,去做对所谓“人性”的抽象。这些现象在米尔斯看来都是相当荒谬的。

在米尔斯看来,正确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关注时代的显著特征,以及历史在这一特定时代中构建出来的过程;
也应关注“人性的本质”以及在时代中哪些类型的个人开始盛行。在这个后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层制的广泛运用,大多数人运用个体理性的机会被扼杀,成为“快乐的机器人”,而社会科学的使命在于用理性与自由改造社会。自由首先是阐明实际可行的多种选择,而理性所承担的社会任务是在阐明各种选择的基础上拓展在构建历史过程中人类决策可影响的范围,因此,运用自由和理性,人类不是被创造而是可以创造历史,是启蒙运动重现的时刻了。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公共的智力工具,超越日常生活的环境,关注公共论题、私人困扰以及潜存在二者之下的时代的结构性趋势。社会科学的学者赋有教育和公共职责,必须捍卫理性和个体性,使其成为民主社会的主流价值,从而对所处的社会结构和时代产生影响,再度打造自由的理想,重现社会科学的古典价值。

这一古典价值,在米尔斯的时代,在我们的时代,又有多少实现的可能性呢?知识分子是否当真会朝这一方向发展呢?我想米尔斯本身也会持存疑态度吧。

米尔斯面临的是一个万头攒动的战后大众消费社会,在这个年代里,有《寂寞的群众》,有《推销员之死》,米尔斯在自己的社会研究(《权力精英》、《白领》等)著作中也勾勒出了一幅黑色的图景:“后现代情境”带来了理性的沉沦与退化,自由和民主不再是人们追求的中心价值,权力集中在科层制顶峰,知识分子与工人领袖被收编,普通人变得弱质化。换言之说,这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达到极致,人类的大地上一片信仰荒芜的时代。这个年代,与米尔斯企图重建知识分子地位的理想环境当然是极不相称的。

对此,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最后这样写道:“我们要以我们已经或在一个完全民主的社会的假设来行动。”这是一种多么不合时宜的殉道情操啊!我想这才是米尔斯真正要抨击他的

同行们的重点。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在米尔斯眼中,是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行动力,从而毫无价值的一代。他们沉迷于数据或是文字游戏,其实质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而米尔斯在书中,是多么地怒其不争。他是多么希望能够敲醒他们,让他们和自己一道,戴上社会学的想像力这副望远镜,站在世界之巅,向着这满目的荒凉呐喊,唤醒民众理性的热情。

米尔斯还在附录中详细介绍了他的治学之道,从建立学术档案到进行社会调查,步骤是相当明晰的。比照吉登斯在《社会学》中介绍的社会学研究的通常方法,也会发现是更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示范。我从中的受益就像我在看整本书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或许我还不明确我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但在适当的时候,米尔斯教会了我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论是社会学还是法学,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缘木求鱼,而是一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种站在公共论题的高度上的真切关注和考察。

看到过一张米尔斯的照片,工装裤,运动鞋,骑着bmw的重型机车,据说,他还有bmw原厂发放的机车维修资格证书。他的独立学者风范,我们可以表面化的说,从一张照片上体现了出来。而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米尔斯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更是这个时代,一名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必然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姑且不论其他社会学家对米尔斯的批判作何回应,《社会学的想像力》仍理应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领域中一本具有启蒙意义的著作。

第五篇:社会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

学校:辽 宁 大 学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刘 颖

学号:290306125

目录

一介绍文章

1.研究者目的

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3.研究者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什么?

二.对本文的论述

1.优点:

2.缺点

三.个人观点

四.【参考文献】

一 介绍文章

1.研究者目的: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自身的变化与国家干预方式的变化是怎样影响社会的生长并改变这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进而揭示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方式及国家——社会关系形态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最重要的差别之所在。

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国家在小区研究中的失语是否真的意味着国家在基层社会消失?本文即以这个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力实践”为研究视角,通过观察国家与社会在日常生活之中权利博弈的动态场景,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构建和再生产出来的,以及“国家事怎样通过其干预来影响社会,以及改变着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

3.研究者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什么?

本文具体是从发生在一个新型商品房小区中的系列故事为线索,通过四个角度,即国家限定空间中的业主自治、“民间活动”中家的“到场”与“在场”、社区运动中作为行动武器的“国家”和社会发育与国家浸入,来将目光聚焦于国家,通过追踪国家的行动轨迹和策略,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所发生的变化。

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提出,“国家与社会互动可以达致四种可能的结果:第一是整体转型,即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导致国家全面控制社会;
第二是国家与现存社会力量合作,即国家吸纳新的组织、资源、符号和力量,使它可以对现存的社会组织进行控制。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
第三是现存社会力量改变国家,即或者国家控制社会力量,但没能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或者产生了新的统治模式,但是由非国家的力量占主导;
第四是国家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这将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分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就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

二.对本文的论述

1.优点:

①将社区建设设置于现实性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来分析,通过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进行阐述,有说服力的说明了中国市民社会发育的过程及其曲折性。中国的社会发展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任何行为和意志都要体现党和政府。“中国的社区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行政型向半行政半自治型的发展过程, 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一种反映。建立在合作主义基础上的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社区体制逐步取代单位体制以及城市街道体制的改革, 代表着我国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区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伴随着社区的发展, 中国社区自治的未来模式是由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和政府的合作治理。”[1] 从本文也可以鲜明的体现出,雅芳小区由最初的自发组建业委会到后来的政府引导

的自治,和因污染问题与政府的游说、谈判都说明:中国的社区体制自身在转型,但也需要政府的“到场”,政府只有转变自身的职能,转化为服务性政府,才能给社区活动提供帮助,建立在政府组织的基础上的自治组织才能有利的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②思路清晰,结论层层证明。本文的四个角度环环相扣,有理有据。从第一个国家限定空间中的业主自治角度,得出的结论为相关制度虽然规定了小区自治的可能性,但也预留了政府干预的路径,而在具体操作中,政府很有可能借助这些合法路径,才赢扶持矛盾中的某一方面等变通性策略实现对小区治理的直接干预。到第二个“民间活动”中家的“到场”与“在场”角度,结论为在自治组织健全、运作有序的社区日常生活中的国家行动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国家在基层社区的存在和重要性。第三个社区运动中作为行动武器的“国家”的角度结论为自治小区赢有能力通过协商和投票处理小区内部的治理问题和矛盾纷争,还能够就涉及小区利益和事物的问题与其他外部社会组织互动。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健全的、政府之外的社会网络是缺失的,这就决定了小区自治的另一个局限性:在面对诸多涉及小区外的问题上,还必须、也只能依赖国家的介入。第四个和社会发育与国家浸入的角度。这一角度是基于对现阶段国家力量与民众自治互动形式及其特点做的讨论,结论为对于商品房小区这样的新型城市基层空间,基于建筑物区别所有权而聚集在一起的业主群体,尽管具有积极的自治主张,但基层自治空间的有限性、自治行动资源的缺乏和发展路径的依赖性等,决定了以此为基础生成的“社会”并非“国家”的对立物,而是浸透着国家的身影和力量,尽管它们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这样一个不得不依靠国家推动与支持的社会要能够同时为社区自主整合的机制和基层社会民主发展提供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的来说,这四个角度层层深入的向我们阐述了现阶段中国自治社区发展的现状,也提供了现实性的改善途径和理论性的完善方法,让我们更有条理的发现更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2.缺点:

正如最后作者所言,本文在国家——社会互动中,侧重于国家的作用,而很少的投向社会对国家的型塑。

“根据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强弱对比,有的学者讨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可能模式,即强社会——弱国家模式、弱社会——强国家模式、弱社会——弱国家模式和强社会——强国家模式。”[2] “当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来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克服来自社会内部的威胁时,就会形成强国家,并通过政府的力量来组织和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威胁。由此,就形成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或者强国家的历史传统。其次是国家受到的外部威胁,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越恶劣、面临的外部威胁越严重,国家就可能形成强国家,通过国家力量来组织和动员国内社会资源,抵御或者消除来自外部的威胁,确保国家或者社会的安全。从社会以及社会处理与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成何种模式则取决于社会自身发育的程度以及社会处理与国家关系的态度。当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对立与紧张关系,也存在统一与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国家要有效管理和协调社会,保证国家法律、政令和政策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需要有足够强的国家力量。同时,社会要依赖国家克服和解决社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确

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也需要国家保持足够强的力量。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力量过于强大,过多干预正常社会生活,甚至国家完全控制社会、一切社会事务全部由国家承办,从而抑制社会的活力,导致社会不能正常发育和社会力量弱小,人们过多地依赖国家来解决自己面临地问题。如果国家力量过于弱小,国家就会无力管理和协调社会,不能有效调节和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强大的社会集团或者社会组织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甚至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上是本人针对国家型塑社会、社会也型塑国家的交塑过程。查阅相关论文找出的结论。

三.个人观点

通过本人对本文的阅读,有如下拙见:

1.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路径大多以居民社区民主自治体制建设为起点,而本文的事例是以社区自发自治的道德滑坡结束的,进而到政府引导的自治。本人不认为仅仅像这篇文章所指出的,没有政府的介入而存在道德问题。还存在着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的缺失。即老百姓不相信政府真是在为他谋利益,政府能够为他谋利益。当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疑惑着如果起初的以陈玲为代表的业委会没有存在道德问题,居民自治是什么样的结果,国家是不是真的就“看不见”了?而政府的合理性介入,让老百姓“看得见”又是否真的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呢?

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是重建社会信任,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社会资源。老百姓信任,即使在社会政策考虑不周全,也能弥补;
反之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最好的社会政策也难以贯彻。随着一些惠民决定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定会绝大地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即社会与国家的距离,定会使人民群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公平感,从而极大地增强百姓认可的公平,从而增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构。

2.个人认为中国社区的发展单单靠像赵兵等人义务奉献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是不够的,更需要社区内的人员全体参与,更重要的是树立责任意识。社区作为一个接受政府指导的自治体,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区居民在平等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扩大和落实居民参与权,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使社区参与法制化、制度化和有序化是发展基层民主,促进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本人针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的读书笔记,请老师斧正。

四.【参考文献】

[1]吴志华: 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

[2]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 年第 6 期

《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吴克昌

《中西方文化与管理比较分析研究》 杨红娟

《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杨振宏

《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郑杭生 杨敏人民网-理论频道

推荐访问:社会学 概论 读书笔记